站長快要30歲了,常常小鹿亂撞忐忑不安
算一算,人生也過了1/3
就跟電腦軟體顯示安裝進度是33%一樣
只是100%代表不是軟體安裝完,是人生玩完了啊啊啊!
雖然許多前輩表示:人生40是顛峰、50是黃金歲月
不過時代背景不同,這些年齡要往前推移才行
感謝前輩篳路藍縷地走過草創時代(所以巔峰年齡比較大)
現代時間效應大幅縮短了,年輕人要提高警覺了!
一路在飛行線上跌跌撞撞、在主管旁邊提公事包
參加許多策畫會報、喝酒應酬或是年度大會
旁人覺得麻煩、困擾或是痛苦的事情
站長也這樣覺得!!!
但能讓站長現在每月被動收入超過2萬,擁有兩棟房子出租
幾百萬的持股與其他投資
除了感謝主管的提攜與教導
更感謝當年的自己忍耐走了過來
現在站長將這11年來的經驗簡化成15點
獻給寫要創業、升階或是提高收入的你!
1.獨樹一格:
如果你在大公司、大企業上班
必須展現你與其他數百數千名同事不同的地方
而不是每天都做一樣的事情
小齒輪永遠不會變大機器
2.認清現實:
時代不同了,大企業會倒、軍公教會垮
不要以為大公司、大企業會照顧你一輩子
景氣不好時,你又沒特殊專長
下一個被裁員的就是你
(大企業沒有所謂:「沒功勞也有苦勞」這事)
3.學會釣魚:
主動自我進修,提升專長或是其他能力
同一種事做久了,你永遠只會做公司要你做的事情
但你需要的其實是賺錢(謀生)能力,而非工作能力!
4.解決問題:
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
而非把事情推掉、或是請(叫)其他人處理
遇到事情,只有做與不做的選擇
要做,就盡力而為
「做別人不做的事情,學到的是自己」
5.過濾雜音:
將同事、主管或朋友的嫌惡、閒言閒語
詢問第三人(非同事)自己是否有做錯(不是吐苦水)
沒有,就繼續做自己認為對的事;有,就改善
同時要自動過濾主管情緒化的斥責
(這個很難,但可以養成習慣)
6.投資未來:
將假日部分調配給未來的自己
例如兩天休假,安排一天或半天給自己學習
而非兩天都拿去放鬆、娛樂或是睡覺
7.接觸差異:
同樣職場待久了,話題、專長永遠就那些
藉由認識更多領域的朋友,發現自己的渺小
保持好奇心,進而提升改變的動力和社交能力
8.化繁為簡:
要給主管的報表、客戶的資料時
厚厚一疊又充滿專有名詞
不會讓他們覺得你超屌,只會覺得「好煩,快結束吧!」
所以你必須有將資料變精華的能力
如果很多資料都能用一張A4彙整
那做甚麼事都能得心應手了
9.物以類聚:
優秀的人喜歡跟優秀的人在一起
不優秀或自以為優秀的人喜歡跟比自己差的人在一起
你是哪種人?
10.交際應酬:
很多人誤會交際應酬的場合
那並不是拍馬屁、吐苦水或是刷存在感的地方
而是藉由放鬆的場合
聽取公司八卦近況
與提出自己的對公司建言的好機會
11.理解財報:
有錢人,絕對都看得懂財報
三年前站長才體悟這句話的意思
身為員工,你可以藉由財報了解公司情況(包括為何不加薪)
同時在與主管建言或聊天時,展現自己是很在意公司的
身為投資人,你夠能避開地雷
而身為業主,你不可能不理解財報吧?
12.求助於人:
再有能力的人,一天也不會有25小時可以用
所以你必須懂得分配任務輕重緩急
同時加強自己的人際與協調能力
同樣完成任務,後者學得更多
13.重視成果:
許多漫畫、卡通或小說主角很努力但失敗時
大家會為他們留下熱淚與熱血
但現實中,你只會被貼上「辦事不力」的標籤
所以過程雖然重要,但成果才是一切
不要在過程中過度吹毛求疵而毀了結果
14.面對現實:
你是否覺得公司業務員每天都在喝咖啡、閒晃
年薪百萬
自己每天準時打卡、加班,月薪卻只有25K
感到很不公平?
但你必須問問自己究竟有多少貢獻度?
你幫公司帶來多少利潤?
如果那個業務員一個年幫公司賺1000萬
那他年薪百萬是不是還嫌少?
你呢?你有一個月幫公司一年賺進1000萬嗎?
還是你連自己的價值值多少錢都不知道?
15.閉上嘴,做就對了:
沒甚麼好解釋的,做就對了
想一百次不如去做一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