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銷售界的夥伴,下面三句話一定常聽到
「企業只有創新跟銷售是利潤,其他都是成本。」
「普通業務員賣商品,高級業務員賣自己。」
「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是業務員,不斷銷售自己。」
第一個點「企業只有創新跟銷售是利潤,其他都是成本。」
相信大家都沒異議
一間公司產品再好,沒有銷售出去也只能關門
例如你開了間咖啡廳
用最棒的莊園Geisha咖啡豆
Mazzer進口磨豆機
最厲害的店員與咖啡師
結果沒人上門,然後每天看著對街的星X克賣到翻
甚至口門賣雞蛋糕的生意都比你好 (。_。)
此時原本的堅持、專業
都變成昂貴的成本開銷
所以你需要優秀的行銷能力或是業務員
帶來客源與收入,才能維持你想給客人的專業與服務
第二點是「普通業務員賣商品,優秀業務員賣自己。」
以及第三點「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是業務員,不斷銷售自己。」
與站長相約喝咖啡的每10位朋友裡
大約會有3位是業務員,其中2位是傳直銷
所以財務規劃就變成被反行銷 ╮(╯▽╰)╭
好吧,就像有時接到電話行銷
還是會認真聽一下對方怎麼銷售商品
但非常可惜
無論保險、傳直銷、房產、課程或生活用品
站長幾乎只聽完開門就沒興致了
因為幾乎不脫離:「這商品有多好、這制度有多賺錢」
而能繼續談下去的,大多在下面這三個反對問題時又陣亡
「你們公司賺什麼?客戶可以獲得甚麼好處?對社會有幫助嗎?」
最後留下的業務員,又剩50%能成交
通常只有兩個原因
1.站長有需要
2.業務員是緣故或是轉介
結論:站長很難銷售
普通業務員能靠公司SOP、話術、逐字稿成交
不是商品資訊少(例如保險、傳直銷),就是客戶太笨有需求
這種業務員如果不自我精進,通常不是一兩年就走人
就是半死不活卡那邊
第二點是:華人真的吃人情大於專業
在專業人士出現前,我們買東西往往不是因為比較過
而是好友閨密推薦的、或母親同學的隔壁老王的兒子是業務員
仔細想想自己的保險、車子、餐廳、室內設計師、寵物醫院......
哪個不是因為誰誰誰介紹的呢?
回到主題,如果我們今天專業度不夠、服務差
即便能靠人情獲得生意,卻能維持多久?
相反的,若我們專業能取信於人、滿足客戶
客戶鐵定不但會心甘情願,甚至會主動轉介紹!
別懷疑,你就是那個母親同學的隔壁老王的兒子!
當我們誕生在這世界上
註定就是要行銷一輩子,商品則是自己
希望同學接納我們、希望師長喜歡我們
希望父母肯定我們、希望事業能夠有成
追求愛情是在銷售自己
教養小孩是在銷售期盼
維持情誼是在銷售態度
觀察身邊的人,成功或快樂人士
他們提出的意見你很喜歡
他們給的建議你欣然接受
為何?因為他們成功的行銷了自己給你
成功的行銷學有太多要學
但最重要的只有一個:如何讓對方信任我們?
通常,時間會證明誰才是行銷大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