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,這兩週終於把兒子跟老婆安頓好了
先奉上兒子投降睡姿照
雖然在醫院才三天
但完全明白帶孩子失眠的感覺 Σ(T□T)
送進月子中心後才獲得寧靜
先感謝這兩週各方的支持與鼓勵
更有許多朋友都私下說:
「我在跟你一樣年紀時,也都負債幾百幾千萬。」
其中一位台中前輩讓我印象最深刻
他說他32歲舉債投資IPO失利
每個月要還銀行25萬元......
當時根本沒想過甚麼叫未來
結果現在43歲的他
除了晉身年薪千萬高階主管
更有趣的是去年才拿到人生第一張信用卡
哈哈哈哈 (*´▽`*)
=====
其實今年期貨跟外匯爆倉時
我真的不知道怎麼面對股東、家人與自己
但沉澱後
一切回歸人類最原始的選擇
逃跑或戰鬥
我慶幸大部分債務都是內債
也就是親友債
才能選擇戰鬥(面對)
所以在此給朋友第一個投資建議
【不要借貸投資】
若一定要借貸
那請參考順序
「家人、親友、銀行」
其他都不能要!因為往往可能是高利貸
那會讓你永劫不復!
(高於銀行借款利息4倍即算高利貸,約30%)
另外就算是跟家人親友借貸
也一定要寫明借據與還款方式跟利息
這是絕對要的!
再來是第二個投資建議
【基金】【外幣】
常見的外幣去留
美元、澳幣、南非幣
如果在兩三年前配置了配息基金
那手上應該都有不少 慘烈 外幣
常見的情況應該是
匯損>配息+績效不佳=本金虧損
如果你也面臨這樣的困擾
我們來看看吧
這是美元↑↑↑
這是南非幣↑↑↑
這是澳幣↑↑↑
=====
基本上除了美元強勢盤整
南非幣是淺跌
澳幣是跌跌不休
所以有空看一下自己的基金配置吧
澳幣標得趕快轉換成其他幣別
南非幣如果有回檔的,也換成其他幣別
不要忘記當政治動盪
通膨的爆發會是幾百幾千倍
就不是幾%的問題
至於基金標得
我們連同第三個投資建議【股票】
做交叉參考
美股道瓊↑↑↑
台股加權↑↑↑
=====
有沒有覺得兩者很相似?
其實全世界股市還是都看道瓊
既然2020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
商人川普自然不會讓道瓊難看
間接影響到的是全世界的股市走高
只是中間把刀叫中美貿易戰
會讓未知數變大
所以檢視持股或是基金
股市占比不宜全押
價值投資者可以減少定期定額
多留些銀彈在未來預期大跌時進場
短線交易仍然利多可以繼續
此時會間接影響到的是配息基金
大部分配息基金來自 高收益垃圾債 新興市場債
如果未來股市震盪
大部分公司會將新興市場資金抽離
會加劇新興市場的價格崩跌
屆時配息也會預期大幅縮水
賠了夫人又折兵
所以配息基金持有者也要注意股市新聞
心臟不好或是全部身家都在新興市場的
建議轉換部分到成熟債券或是短期股市
=====
第四個投資建議【儲蓄險】
除了IFRS17和其他原因
金管會只好出手逼各壽險公司降息
以免未來影響保戶權益
簡單來說就是年改改到壽險上
如果軍公教勞保都走上
「多繳、晚領、少領」
那國人最愛的儲蓄保險恐怕也相同
11月將會公布未來儲蓄險方案
基本上就是「保費變高或是利息下降」
意謂著我們儲蓄同樣的保費
未來可預期的利息會變少
不少投資人並不覺得儲蓄險的2%或3%還好
但儲蓄險對小資族中或中產階級有三個優點
1.強迫儲蓄
2.期滿絕對保本、鎖利
3.壽險保障
對於高資產客戶則是
1.財產指定受益人
2.稅賦遞延
3.資產贈與與預留稅源
這邊特別強調「鎖利」與「保障」
先談「保障」
若您有退休或子女教育或奉養需求
那長年期儲蓄保險是唯一選擇
因為保障我們年期滿如期完成目標
也確保我們早走時,被保護的人一樣有錢
舉例目標20年共存200萬
您可以用基金股票或是儲蓄保險完成
但唯有儲蓄險會在其中身故或是失去工作能力時
直接兌現200萬給您自己或是家人
這是其他工具無可取代的
其次是鎖利
我們知道保險公司有
預定利率與宣告利率
前者簡單來說就是保險公司保證給付的利息
台灣目前預定利率大約是1.75%-3%之間
(視各家保險公司商品不同)
預定利率是不能調整的!
(所以早年很多朋友買到預定6%-8%的保單,潮爽!)
既然都知道未來金管會要求要降息
何不趁今年年底前
在能力範圍內多收購幾張高預定利率的保單?
不然我們看看歐洲與日本
銀行定存都是 0 %利息的狀況下
您所擁有的2-3%保單豈不美哉?
最後小業配一下
全世界第五大保險公司
推出一張固定 3% 利息的儲蓄保險
去年站長有廣告過後就停售
(恭喜當時買的朋友!d(・∀・○)
今年9月到12月重新開賣
在台灣只收5億台幣就停售
有興趣的私密站長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