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兩週採訪了10位已退休人士
聽聽他們的財富之道
才......才不是拖稿呢! ( ´−`) ンー
只是採訪花了比較多時間而已
總之,讓站長簡單分享一下吧
此次採訪的 10 位退休人士
年紀平均落在55~67歲之間
是真正的財務自由唷!
標準的【被動收入>支出】
絕非舉債投資、或高風險工具!
可以說是真正享受樂齡退休呢
讓我們來看看是哪 6 種工具吧?
*以下內容僅為站長採訪個案
不代表投資建議或所有樣態*
【1.靠股息退休】
此次採訪對象,只有 1 位靠股息退休
耶?不可思議嗎?
這幾年如此熱門的退休方式
竟然只有 1 位?
高雄的陳大哥是資深老中鋼 (2002)
中鋼年資30年,深信企業理念
有錢就買自家股票,加上年終常常配股
中間發放的股利也複投繼續買
63歲的陳大哥,30年來累積500多張中鋼
新舊勞保年金加上中鋼配息
一個月大約是6~7萬元被動收入
房貸早已繳完、小孩也成家立業
這樣的退休金,可以說是十分愜意
他一邊喝超濃的普洱茶,一邊笑說:
「真的是誤打誤撞啦,我也不會別的投資。」
【站長談存股退休】
1.可藉網站、自學、上課等方式學習價值投資法
2.若無大筆資金,存股要有超過20年的耐心與毅力
3.領到的股息必須複投才有效用
4.存股要心無旁騖,切莫頻繁買賣、追求波段
5.台灣50(0050)具備相同效果,也較好抓單筆進場時機
6.並不適合收入低或不穩定的朋友
(收入較低者,建議先以提高收入為優先)
【2.靠終身俸+第二事業退休】
站長之前是職業軍人
當然認識最多也是軍人
這次的採訪中,就有 2 位樂退教官
目前55歲的郭sir上校退伍
事業第二春是早餐店老闆
瞧他慢條斯理的,真是急死學生了 ಠ_ಠ
店是自家的,又奉獻了32年軍旅生涯
(含中正預校)
就算被年改砍了一大刀、取消了18%
生活倒也算富裕開心
退休俸跟盈餘,每月大約是15萬
(不過早餐店真的很累很隨意RRRRR)
另一位52歲王sir,是中校飛官退伍
雖然沒有繼續往民航發展
回花東老家經營民宿生意普普
但許多學弟慕名而來,倒也十分熱鬧
退休俸跟盈餘,每月大約是7萬多
兩位領終身俸的教官
退休年齡早,繼續發展第二事業
也說年改後終身俸大縮水
但比起同年齡的勞工朋友
他們還是很感念自己年輕時的選擇
以及認真規劃未來每一天
【站長談軍公教退休】
1.比起勞工,軍公教退休年齡都較早
2.必須犧牲年輕時的自由與生活
3.薪水固定,有時升遷要看運氣 (站對邊)
4.資訊封閉、象牙塔的生活環境,容易受騙
(無論投資、政治或宗教信仰 (´・ω・`) )
5.過度仰賴政府政策,易淪為輿論對象
6.同酬不同工現象明顯,容易產生冗員、消極心態
7.趁在職期間,務必妥善規劃收入、資產配置與第二專長
以免屆齡退休,才發現自己跟廢物一樣,又沒儲蓄、資產
最後只能靠政府養,又或退休金被騙光......
【3.靠房地產收租退休】
這應該是華人界最常見的詭異現象
認真工作到死的人也只能買房自住
繼承家業土地房產的人,每月收租到手軟
租金收太多,只好繼續買更多土地跟房產 ( ´−`) ンー
雖然站長不是訪問那些傳說SSR級的地主
但56歲新竹的林先生也是令人稱羨
(話說感覺林家都是地主?)
「從前土地還更多,但都被爸爸賭光了。」
林先生笑道。
坐收數家店面租金,還有知名旅館
林先生外表只是個隨處可見的中年大叔
穿的是普通POLO衫、開的是國產休旅車
「運氣不錯,建商有段時間收土地很勤,價格很好。」
「股票都賠了,基金、保險也都亂買,捧捧場,根本搞不懂啦。」
林先生哈哈笑:「反正我也只會買房跟土地。」
可......可惡,下次保險缺業績就決定找你了!
祖產跟自己後來買的物業,貸款早就繳完了
月收入林先生不便透露,但他說:
「現在房價真的很高,未來應該是不會再買了。」
【站長談買房收租退休】
1.買房收租退休,前提是房子夠便宜,或免費繼承
2.其次是租金報酬要高,最好能壓過貸款
3.靠房地產賺錢,三種模式:管理、租金、買賣
物業管理非一人之力
租金報酬偏低,拉高方法很多,合法合規的卻很少
實價登錄與房地合一稅,讓投資課很難再賣好價錢
4.回歸房地產支撐面就是人口紅利
台灣2018人口首次進入負成長
未來大學也將逐年減少至70所
就業機會減少,大部份年輕人不是家裡有房,就是不打算買房
後續房地產價格會面臨很大考驗
即便你現在用零頭款買房,也要確保能安全下庄
5.房地產不適合低收入、低資產的入門配置
因為會面臨高槓桿貸款與壓力,稍有不慎就骨牌效應
6.注意坊間很多房地產課程
是真的安心合法的養房投資
還是只想賺你學費、裝潢費、會員費
更或者,打算圈你、養你、再殺你當盤子
7.過多土地與房產,要注意遺產分配、預留遺產稅源
站長看過太多為房地遺產爭到家族撕裂的案例
(比八點檔還精采呢!)
最簡單方式是購買12年期以上壽險
(可以找站長唷~(´∀`)/
或雇用會計師處理
聽完這 4 位小故事
希望能多一點新知
也證明了,安穩的退休
靠的是時間與年資,或者祖產......
如果我們不幸都沒有
那請期待下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