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朋友跟站長喝咖啡時
最常問的問題就是
「站長現在靠甚麼當主要收入?」
站長想趁這個機會
分享一下站長的資產配置
(一)本業收入
站長目前是業務性質
所以收入不一定
(二)投資收入
也是不一定
短線主要靠台灣50(0050)
KD>80賣出、KD<20買進
操作資金50萬
年報酬約10% = 5萬
(照片來自好學網)
(三)儲蓄險
從18歲累積到現在的儲蓄險
儲蓄金額大約140萬元
年均息約3.5 % = 4.9萬
(四)投資型保單(基金)
為了買房子贖回了,剩一咪咪
主要維持高額的壽險保障
(圖片來自網路)
(五)存股
目前部位大約200萬元
股息平均5% = 10萬元
(六)房地產
高雄房月收租1.5萬
台南房月收租1.3萬
年收租扣除雜費,大約30萬元
管理上比較需要注意
(照片來自本人)
(七)OPM
找到合作夥伴,募資並共創投資
主力工具是台指期貨跟外匯保證金
年化報酬不穩定,有大賺也有大賠
(圖片來自網路)
其實站在財務規劃師的角度
幫各位歸納一些簡單的重點:
投資公式:
本金 x 利率 x 時間 = 獲利
利率 = 與風險成正比 = 時間攤平
所以想要高獲利只有三個重點:
1.本金高
2.利率高
3.時間長
通常本金都是大家的問題
追求利率高是你我都知道危險,但都喜歡追尋的問題
時間長是最安全,但大家都不想要的問題
本質上問問自己是哪種類型的人
1.高收入:
選擇時間長、安穩的被動工具即可
某甲1,200萬放4%儲蓄險,年息48萬
又完全不會虧錢
幹嘛還要股海殺進殺出?
2.中收入:
主動與被動工具占比 3:7 或 5:5
盡可能去提高本金比,為的是未來轉換成被動工具
3.低收入:
不要想投資、一步登天好嗎?
去乖乖開源節流,讓自己變中收入者!
將目標切割、量化、專款專用
這樣會發現錢是很好玩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