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各位家中2、30年前有沒有買房?

站長分享自己父母經驗:

23年前,父母買在桃園同德七街

(豪情X家,鄉土劇名的概念)

41坪預售屋含車位,總價500萬,當時出租1萬/月

23年後的今天,出租1.5萬/月

房價來到800萬,價差300萬

簡單概算收入就是

1.25萬x12月x23年+300萬=645萬

扣除房貸利息、稅金等等,也幾乎賺回一間成本了

而那些買在大安區、信義區的朋友

23年下來,翻的大概是四間成本

有沒有一種「如果是我,早知道就多買幾間!」

或是「可惡!爸媽怎麼當時不把買房當買菜買!」的想法?

(30年前信義區,取自哲生博客)

結果

站長父母第三年就把房子賣掉了,還倒貼20萬

咦咦咦?為何?

因為20年前的金融背景,和現在完全不同

20年前銀行放貸成數很低,利息又非常高

父母當時買預售屋,銀行只放貸70%(現在放貸90%)

年利息是10%(現在利息2%)

所以自備款就準備了150萬(現在自備80萬)

房貸3.3萬/月(現在3.6萬/月)

扣除房租還要倒貼2.3萬/月

加上有房客擺爛,收租不成,入不敷出

只好快速賣出

 

結論,20年前房價低,但持有成本卻很高

20年後要享受到果實的,也要能熬過那段日子

更何況中間歷經幾次金融風暴,房價起起伏伏

有人股票跌個幾塊就嚇到閃尿

房價一口氣跌個幾十幾百萬,不全上吊了?

(截自網路)

回歸到現代,除了房價漲,物價也是漲翻天

(參考這是最壞的年代,也是翻身的時代)

除了原物料與油價,真正改變價錢的是槓桿

因為金融體系的改變,幾乎所有資金都能槓桿

嗯?不懂槓桿嗎?

銀行借錢給民眾,就能跟央行請款(而且可以多請)

而且有利差,所以銀行會希望大家借越多錢越好

這樣才能印更多鈔票、賺更多利息

這些鈔票是怎麼計算的呢?

以前還有金本位制時,是以國家庫存黃金計算

所以,物價與房價波動不大(因為鈔票量是固定的)

但現在是以借款人10年、20年後的信用計算

所以可以「提前」先借出來用

例如房貸、車貸、信用卡,甚至衍生性金融商品(雷曼兄弟)

也就是你跟未來的自己預支資金

現在買房別說跟銀行貸5-9成了

很多投資客還可以貸到110%甚至120%

所以資金越來越多,開始到處亂竄

才讓物價、房價漲聲響起

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,又有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

(截自網路)

簡單來說,如果以父母那個年代的理財方式

恐怕永遠也追不上這個槓桿時代的蹺蹺板

因為你靠賺錢、存錢

人家卻是搬錢、搶錢,用你的錢賺錢

M型化社會是現在式,未來還會變成L型社會

我們無法改變這個時代

但我們可以了解環境,然後順流而下

這是個不平衡的槓桿時代,也是最多機會的時代

 

<下回待續>

arrow
arrow

    乃皇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